决战决胜脱贫攻坚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民族都不能少。记者采访了多位来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,听他们讲述本民族的脱贫故事。
毛南环江再启航
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民族的关怀与厚爱!”5月20日下午,全国人大代表、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抵达北京。飞机一落地,他就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的新闻:“我感到十分激动,十分感动,十分幸福!”
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,而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,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全县有毛南族6.45万人,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约70%。今年5月初,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。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,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。
“毛南族整族脱贫,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,离不开国家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给予的支持和倾斜。我们抓住了有利时机,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。”黄炳峰说,去年全国两会期间,他在广西代表团审议现场立下“军令状”: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,环江的脱贫任务一定能完成!
如今,目标达成,环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。“今年来参会,我准备的三个建议都与毛南百姓生活息息相关,涉及高速公路建设、道路养护、资金补助等方面,环江县将从建立科学防贫机制、发展特色扶贫产业、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服务、做好2020年贫困人口‘清零’行动计划四个方面着手,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增收。”黄炳峰说。
独龙一步跨千年
“习近平总书记给毛南族群众回信,让我想起了去年此时。”时隔一年,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山,再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北京参会。回想起去年3月8日,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走上“代表通道”,向全国人民传达“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”喜讯时的场景,马正山仍激动不已。
独龙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,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“直过民族”。从整体深度贫困到整族脱贫,独龙族“一步跨千年”。
贡山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,地处峡谷,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、与世隔绝,长期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。如今,独龙江乡1000多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,4G网络覆盖全乡,种草果、采蜂蜜、养独龙牛,乡亲们收入增加了,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。
马正山向记者介绍,独龙族整族脱贫后,贡山县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,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,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、推进乡村振兴的最主要举措。
“我今年准备的建议是关于独龙江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的,这也是贡山县城通往独龙江乡的唯一一条公路,承载着独龙族人民致富的希望。”马正山说,从“无路”到“有路”再到“好路”,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,独龙族人民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宽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