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5月20日,教育部党组公布关于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,对照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,部党组逐项研究落实措施,将整改任务细化为4个方面、35项整改任务、104条整改举措,做到全覆盖。
在狠抓脱贫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,切实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方面,部党组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失学辍学、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、留守儿童上学困难等关键问题,摸清底数、攻克坚中之坚。落实中央统筹、省负总责、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,在政策、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,加强教育扶贫效果监管。督促省级人民政府加强工作统筹,落实好“一县一策”控辍保学工作,确保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。瞄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体,加强数据比对、精准掌握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学和资助情况,为精准施策提供靶向。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,充分利用信息化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,加快实现贫困地区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。
在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方面,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,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。进一步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,充分发挥人才、科技、智力等方面优势,强化产业扶贫、组织消费扶贫,加大对定点县的帮扶力度。把职业教育作为脱贫攻坚长远性举措,加快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,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,总结提炼滇西协作模式经验,组织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。
在集中优势资源,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方面,抓好教育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,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,安排好用好“三区三州”教育脱贫攻坚专项资金。深化开展金融助力教育扶贫工作。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,深入推进推普脱贫攻坚行动,推广普通话与培训职业技能双管齐下,解决贫困青壮年农牧民因语言不通无法就业创业的问题。